top of page

不變的應許

周雨白



每當有人聽說,我從接觸福音到重生受洗,經歷了三個月的時間,他們的臉上都會顯出驚訝之色,就連身邊的弟兄姐妹都會感嘆我信主的過程如此之快速、決斷。我想和他們開玩笑說,神一定知道我心不夠剛硬,所以揀選我呀。但此時我心中充滿感恩,感謝祂給我莫大的信心,感謝祂的揀選在我這段奇妙的生命中造就的恩典。當我信主之後再次回顧自己足跡的時候,我才看明白神為我預備的道路。祂不厭其煩地引領我,教導我,讓福音在我心中扎根。

神的預備


我從事理科專業的學術研究工作。學生時代的教育,培養了我以科學認識世界的態度,以及用邏輯思維分析問題的本能。起初的我也是以唯物論為真理,以科學定律為工具去探索這個世界。本著對萬物運行規律的興趣,對真理的渴求,我很快認識到理論物理是人類探索世界的一把利刃。但神最初對我的引導恰恰是這把利刃----首先動搖了我信奉的唯物論。高中的時候,我就認識了量子力學,很快我意識到微觀世界乃至整個物質世界竟然沒有確定性,物質在我眼中充滿了鬼魅的感覺。很快對於宇宙學探索,讓我知道了時空有始,這樣的結論讓我很難不去想象時空的起始為什麼如此大能,造就了開天辟地般的大爆炸,但是如今的科學卻無法給我明確的答案。同時熱力學第二定律告訴我們,封閉的物質世界會自發地從有序走向無序。那麼宇宙的初始,是什麼造就了萬物有序的結構,物質是如何高度有序地聚集在一起成為生命?如果說自然界的這一切過程都是自發的,那就太不“自然”了,這就好像破碎的瓦罐會自動愈合,擴散在水中的墨汁會凝聚成滴一般。

在這一切中,真正讓我覺得唯物論站不住腳的,正是我自己從事的化學和生物專業。長期以來,我一直在思考“自我意識”究竟是什麼哲學概念。按照唯物論的想法,意識不可能獨立於物質存在,所以“我”的意識是產生於我自己的肉體。而肉體在生物化學上的組成是細胞,細胞的成分有蛋白質、糖類、核酸等等,組成這些物質的原子來源於地球上的水氣塵土,它們又會同樣回歸地球。假如組成我身體的同一批原子以不同方式重組,“我”的意識還會是原來的“我”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已經無法用建立在唯物哲學上的科學理論來詮釋了。換個角度看,每個人的細胞一生都會更新,包括我們意識的載體大腦,即腦細胞也會死亡,也會再生。從我們一生的時間跨度上來看,組成我們肉體的細胞(或者是那些原子)很可能全部都更新換代了,我們人生終點的身體和我們出生時候的身體是完全不同的物質了,意識卻是同一個,它又如何依附於物質呢?

於是唯物的觀點已經在我心中崩塌,創造論植入我心中。只是那個時候,我只信奉了一個純粹創造的神,一個指向終極真理的神。祂掌管宇宙蒼穹,祂成就萬物定律,讓這個世界按照祂的法則有條不紊地運行,但這樣的神與我們有何相關呢?祂和我們仿佛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線。可是神對我有著足夠的耐心,讓我逐步認識到祂不僅僅是創造的神,還是救恩的神。當我把神學認識融入科學之中,我也開始從哲學層面思考這個世界,開始思考生命、死亡和世界的關聯。如今物理學家達成的一項共識就是物質世界不是永恆的,太陽會熄滅,宇宙會消亡,任何生命都無法逃出這樣的牢籠。我感到憂愁,為生命無法得到永恆的延續而憂愁,為文明無法得到永恆的傳承而憂愁。別人笑我杞人憂天,說:“你能活到幾時?不要說宇宙的末日,連太陽的死亡,地球的消亡,你也見不到。人的一生只是剎那之間,宇宙的命運與你又有何干呢?”我沉默無言,如此的圖景向我展示了兩種結局:要麼我們早早地死去,塵歸塵土歸土;要麼我們的子子孫孫看著太陽熄滅,或者有幸目睹宇宙消亡。唯物論的終曲何等絕望!神既創造萬物,為何無法拯救萬物?

利己主義的自我保護


我來自一個單親家庭,10歲那年經歷了家庭的破碎。父母之間的復雜關系,讓我如履薄冰一般地在他們之間穿針引線,卻是無濟於事。因為他們彼此之間的相互指責,我從父母那裡獲得的愛產生了嚴重的分裂。我愛爸爸,也愛媽媽,我的安全感建立在為人父母的完全形象之中,可是我卻因著他們互揭短處而陷入深深的恐慌之中;雖然順利長大成人,但是從小缺愛的經歷使我不再輕易相信任何人,只渴望把命運牢牢抓在手中。我無意於傷害別人,不願將自己體驗過刻骨銘心之痛讓別人承受,但我也活成了冷漠的旁觀者,因為我堅信利己主義可以保護自己不再受傷。

我於2011年漂洋過海,背井離鄉到了美國,那時的我初出茅廬,心智單純,對於異國他鄉生活中的種種挑戰沒有任何准備。數不清的跌倒,讓我認識到自己的軟弱。可是我聽到的答案卻是,成功是為強者預備的,弱者忙著抱怨,強者付諸行動。我羞愧,我反省,我假裝要剛強,不容許自己再跌倒,更何況作為男性,多愁善感是多余的,被世人看作矯情。所以我也不曾一次地吶喊過,為什麼男人不能軟弱,為什麼那麼累了不可以躺下休息?其實我不明白的是,一個人如若假裝剛強,必令軟弱加增。我變得越來越在意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這驅使我去揣測別人的眼光,並不時地與人相比。我認識很多優秀的同學同事,聽到了很多成功的經歷,這些使我質疑自己的能力,哀嘆自己的愚拙,讓我陷入了自卑。繼而為了安撫自卑的心態,我越來越看重與我生命無關的東西。無論是學業的成績,還是工作的業績,我希望通過這些獲得別人的賞識,如果這都做不到,即便別人什麼都沒說,我也能感覺到那些輕視的目光。這種心態,甚至影響了我處理人際關系的方式。比如和老板的相處,我看高了他的權柄----把一切工作都圍繞著他的想法去進行,把生活圍繞著他的工作運行,卻忘記思考工作本身的意義和價值,也忘了生活本身該追求什麼;或是抱著錯誤的戀愛觀----以對方為中心,最後我卻遭受離棄,並且在和她關系結束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内,自己內心無法真正放下;或是面對他人的成功,口頭上默默祝福,心裡卻壓力倍增,滋生絕望。為什麼他條件看似那麼一般卻也能找到工作?為什麼他那麼順風順水,起跑線如此不一樣?卻不曾想過,他是不是擁有過我沒有的經歷?他獲得的那些成功真的是我生命中必不可少的嗎?

更何況,見過這個世代太多的欺詐、謊言、私欲和罪惡,我根本無法敞開心扉去信任一個人,就像多年行走在曠野的旅人,腳被嶙峋的碎石磨破,臉被遍布的荊棘劃傷,身體被肆

虐的風沙抽打得遍體鱗傷。我的心不斷地封閉枯干,身體只剩下朽壞的軀殼。我不願意言語,我心裡的無奈和苦澀讓我喪失了說話的能力,人前強顏歡笑,人後對生活毫無盼望。有過無數的瞬間,我內心一直渴望世間有絕對的公道,要伸張正義,關愛被欺壓的群體,解救一切的苦難,盡管我不認為會有這樣絕對的公義。

神的揀選


在2016年底,我拿到博士學位。在此之前,我遇到了一位女性的朋友。她是我的學姐,在畢業前半年的時間內盡心盡意地帶領我,鼓勵我,給了我莫大的信心,使我堅持寫完了畢業論文,通過了畢業答辯。我來到了人生的渡口,學姐在芝加哥等我。我倍感安慰,因為在我如此頹廢的生命中竟然能遇見一位能夠帶領我的人,如此我就感覺像被牽引來到了芝加哥,來到了西北大學校園。可是命運和我開了莫大的玩笑,身處人生地不熟的環境不到一周,學姐斷然結束和我的關系,仿佛就是告訴我,她不屬於我的生命,以后的路需要我自己去走。學姐離開我的時候,還說了一句耐人尋味的話:“芝加哥地區有很多華人教會,你有困難可以找他們幫忙。”然而,可悲的是當時我完全沒有聽進這句話,直到最後的最後,我才明白,學姐是神在我生命中安排的擺渡人,因為神必定要在西北大學的禾場中重塑我。由於品嘗到了被離棄的感覺,我變得極度自我否定。於是,我自己把自己再次流放在曠野整整一年,那時在西北我不認識人,也不想認識任何人。

好在芝加哥是個充滿人文氣息的城市,西北的學生也有豐富的課餘生活,這樣一個環境漸漸在醫治我。工作之餘我就會去參加讀書會的討論,感受音樂會的美妙,偶爾在密歇根湖畔駐足眺望。我那顆枯干的心開始一點點地復蘇,雖然過去的傷痕還在,但都開始結了痂,不會再被撕裂。我特別喜歡讀書會的氛圍,同伴們的傾情分享,激勵我靜下心來讀了不少充滿價值的文字,培養我在閱讀中深入思考的習慣,這也為我以后讀聖經打下了很好的根基。讀書會的會長是一個非常熱心、體貼,有責任感的男生。他的這些品行讓我自慚形穢,也感染著我努力擺脫過去冷漠利己的人格。會長不僅博覽群書,在點滴的分享中讓我受益,並且他廣交朋友,也正是通過他我了解到西北的基督徒團契。然而,盡管我在讀書會度過很充實的時光,但當人群散去獨自回到家,心靈照舊緊閉。書籍、音樂甚至旅行都可以填補內心的空缺,但這些無法永住裡面。

我第一次接觸福音,已經是2018年。在那之前,我度過了相當困難的時期,甚至覺得留美生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隨時准備回國逃避一切了。神在我心中大大地動工,讓我在機遇巧合之下跟隨讀書會的會長去了西北團契。第一次在團契並沒有多大的收獲,由於我從來沒讀過聖經,大家分享的話題我很難接上,因此感到融入這樣的環境困難重重。唯一讓我有印象的是,我從那些基督徒身上看到的那種純粹的喜樂,這樣的喜樂也許是當時的我無法理解和擁有的。原本我不想浪費周五晚上的時間,把團契當成第二個讀書會,但神的帶領是無比的精妙。當復活節來臨之前,我看到了團契為受難節做的宣傳,於是抱著一絲興趣再次走進了那間教室。那天晚上是一位姐妹作見證,她講述了過去很多自己的經歷。我很感動,一個女孩子的生命中竟然經歷了如此多的苦難,假如換成我,我能承受那些嗎?我最難忘的是,這位姐妹借著神的祝福,修復了她和母親之間的關系,讓我非常的感動。我突然覺得自己的人生活了快三十年了,我真正追求的是什麼,內心真正渴望的是什麼?不就是獲得一個被修復的家庭關系嗎?因為原生家庭的破碎,我一直渴望著靠自己重建家庭關系。但是這樣的重建光靠我自己能做到嗎?所以神通過這位姐妹的見証告訴我,祂願意幫助我,重建家庭關系。當她輕聲說:“如果,我說的是你,如果你從來沒有邀請過耶穌,但是今天,你願意,讓耶穌進到你的生命中,做恢復的工。我們每個人都閉著眼睛,如果我說的是你,當我數到3,我邀請你勇敢地舉起手。沒有人看,這只是你向天父表達的決定。當我數到3,我邀請你勇敢舉手,1,2,3……”我舉手了,是的,我舉手了。這位姐妹的話語似乎帶著權柄,讓我一個完全不認識主,沒讀過聖經的人舉起了手。雖然我想著不會有其他人看到吧,雖然我只是想用舉手表達我對這位姐妹見証的感動和支持,雖然我完全不清楚這舉手的含義,雖然我仍不太理解我舉手之後這位姐妹有些激動地說“感謝主,感謝主!”,但就是這麼一次不經意的舉手,神徹徹底底改變了我的生命,甚至在幾個月後的將來,神讓我的生命和這位姐妹的生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了。

專注於讀經而決志


因著這一份感動,我開始接受基督信仰,並且自發地去了解耶穌的生平。我開始意識到,耶穌不僅僅只是我想象中的基督信仰的創立者,祂作為完完全全的人,一切言行舉止竟沒有任何瑕疵,充滿了聖潔,就像我所理解的聖人。我們之中沒有人能夠做到這樣,世界上我們找不到沒有任何缺點的人,只有耶穌才能做到品行完全,祂又是完完全全的神。於是我獲得了興趣和動力,開始閱讀聖經,學習神的話語,在這個過程中,神也是無比細致地看顧我。祂知道我初次看聖經一定沒有耐心,理解上也有困難,所以讓我在網上找到並且觀看了一些關於聖經故事的短片和影視劇。其中美劇The Bible拍攝於2013年,講述了從創世記到福音書時代的故事,其中包括了亞伯拉罕、出埃及記、士師參孫、大衛王和耶穌等等。後續的還有美劇A.D.The Bible continues,拍攝於2015年,涵蓋了使徒行傳的前半部分。此後我又陸陸續續看了一些福音影視,讓我印象最深的是約瑟的故事。約瑟前半生的悲慘經歷可謂是他的哥哥們一手造成的,然而當他承蒙神的恩典當上了埃及宰相,重逢來到埃及糴糧的哥哥們,約瑟沒有報復哥哥,而是通過最小的兄弟便雅憫去試驗他的哥哥們。當約瑟發現他的哥哥真心愛著便雅憫,他轉過身哭了,繼而與兄弟們相認。我突然明白了,那種動容不僅僅是約瑟對哥哥的寬恕,更因兄弟之間的愛借著悔改而變得寶貴。

使徒保羅,一部讓我無比感動的福音電影,講述了使徒生命中最後的一段時光。保羅本是家境殷實,通曉律法的法利賽人,他的人生本可以成為猶太人敬重的拉比,過上富足的生活。他的前半生為自己以為正確的信仰逼迫基督教會,卻蒙主耶穌基督的揀選,在三天的失明中蛻變了生命;後半生成為基督的僕人,歷盡千辛萬苦將福音傳遍外邦人之中,直到地極,最後在尼祿手下殉道。在地上生命的終點,保羅在平靜和安詳中迎來死亡。沒有人會為他不確定的事情付出生命。正如保羅在提摩太後書中寫道:“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

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摩太後書4:6-8)。無比催人淚下的話語,既是慈父臨終前對兒子的寬慰,又是使徒對自己一生的寫照,活著為主的事工奔走,死了回到主的懷抱。所以,保羅的書信給了我研讀新約聖經莫大的動力。尤其是我剛開始參加查經小組就學習了羅馬書,被他流暢的文筆,縝密的邏輯,清晰的思路,真摯的情感深深地吸引打動。在羅馬書中,我讀到許多讓我眼目明亮,心靈共鳴的話語。“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7:18)----在兩律交戰的論述中,這是對人性多麼精辟的剖析。“我們曉得萬事都相互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28),這句對基督徒祝福的話語,讓還沒信主的我獲得了極大的盼望。

神的話語可以讓人得到智慧,我對此深信不疑。我一直很喜歡古典音樂,藝術通過聽覺和我的靈魂碰撞,長久以來我對作品的解讀始終停留在對音律的欣賞,對情感的捕捉。然而有一天,我再次聽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我捕捉到了不一樣的東西。前三樂章表達了人生高低起伏的不同階段,但這都不是貝多芬所追尋,他所追尋的一種永恆持久的情感,寫入了第四樂章,那就是歡樂,永恆的歡樂。我一下子就領悟了,這種歡樂從何而來,為什麼這種歡樂在歷經人生苦難之後依然可以永恆持久?只有神的愛,來自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給了我們充充足足的盼望,才會引出這樣的喜樂。死亡並不是終點,我們可以借著悔改獲得重生,獲得在基督裡不朽壞的生命。我們的子子孫孫也可以借著悔改,不再害怕創造的主給世人的審判,因為祂也是救贖的主。神是聖潔的,是公義的,是慈愛的,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承擔我們的罪,赦免我們,並給我們永生。當我翻開聖經,我立即就讀到了神對我的祝福:“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哥林多前書13:4-8)。多麼造就人的一段話!神的愛是我們無法測度的,我們有親人之間的愛,弟兄姐妹的愛,朋友之間的愛,戀人之間的愛,但是愛的根源在神那裡,愛出自於神,而且我們的愛只是僅僅一個側面。神的愛包含、超越我們所有類型的愛,屬神的愛在希臘語中叫“愛加倍”(agape),這樣的愛能斬斷困住心靈的一切枷鎖。

我決志是在母親節的那天(2018年5月13日),這是神對我不變的應許,希望我接著家庭關系的修復認識到祂。因為那天教會的講道信息就是關於母親節的祝福。當天晚上,我和母親聊了很多,我向她懺悔我很多年前對她的傷害。母親告訴我,她一直都愛我,她完全不會在意我對她說過的話,並且她也很後悔對我人生造成的傷害。直到這一刻,我才確確實實領悟了,雖然家庭是破碎的,但是父母一直都在愛我,哪怕被我誤解,被我埋冤,被我否定他們的人生,他們心中因此承受無比苦澀,他們對我的愛經久不衰。從那一刻起,我決定跟隨主耶穌基督,成為祂的門徒。我才意識到神對我的愛是如此之大,祂對我的耐心超出我的想象,在我三個月内獲得救贖的背後,我經歷了七年甚至更久歲月的磨難、擊打----這些打碎了我的軀體,神親自重塑了我。我明白,這麼多年,哪怕我還沒有認識神,祂一直與我同在。

基督裡的新生命


我很感恩在信主的之後,神依舊帶領我,讓我的靈命不斷成長。我在2018年6月24日

受浸禮。我非常喜歡這個我不經意間挑選的日期,因為這個日期得到了神的祝福。在舊約中,神激動猶大百姓的心,“他們就來為萬軍之耶和華他們神的殿做工。這是在大流士王第二年六月二十四日”(哈該書1:14-15)----我也是在來到芝加哥的第二年6月24日受浸禮歸入主的名下。我的生活並不會因為信主就變得一帆風順。但我憑著那份得救的信心,切切地依靠神的帶領。在我依然困惑如何跟隨神的帶領之時,我在一次聼道中領受到的信息,一下子點醒了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

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我便時時提醒自己,在神面前成為祂謙卑和順服的孩子。神教導我凡做事不求自己的益處,只求合神的心意;凡說話不為自己誇口,只說造就人的話語。我慢慢地學著倒空一切屬於自己的,捨棄屬於世界的,讓屬天的生命充滿我。就在這篇見証寫成前的不久,神給了我生命中很大的祝福,我如同從祂手中接受一塊珍寶。那一瞬間,我突然讀懂了神塑造我生命的應許,我過去七年在曠野裡的漂泊是有意義的,我擺渡來到芝加哥,來到西北校園是計劃好的。並且在不經意間,我發現身體的傷痕全都沒有了,連最後一塊痂都掉了。神是如此地愛我,以至親力親為地帶領我,教導我,讓我不斷成長、成長,不僅僅是要醫治、安慰我,更是要塑造我達到一個高度,可以去領受那早就為我預備的,神所愛的女兒----那次為復活節做見証,造就了我靈命的姐妹。神是如何地愛我,我就會如何去愛祂的女兒;神是如何做我的磐石,我就會如何去做祂女兒的盾牌。我從年少時期就有對家庭和睦關系的渴慕,對愛的呼求,最終神給了我最美好的應許。

我以自己寫下的一首贊美詩作為結語,願主保守看顧我所愛的每一位弟兄姐妹,阿門!

人算什麼

我從何而來?

我身體的每一粒塵埃,都歸於全地的土

這土何其之多?山川河流,遍布全地

這土何其悠久?歷經歲月,滄海桑田

我看這地是廣袤的

放眼不見天涯海角

可在耶和華的眼中

這地比汪洋的一葉扁舟還渺小

我在亞利桑那的曠野,仰望璀璨的星辰

我在蘇必利爾的湖畔,邂逅舞動的流星

我在冒納凱亞的火山,擁抱浩瀚的銀河

我在阿拉斯加的峽灣,觀賞搖曳的極光

人算什麼?世人又算什麼?

有幸與億萬光年外的燭光

在同一個時空裡,凝視,對望

而天國的恩典遠超乎這些,還超乎我的所求所想

環顧全地,我泯然眾人

回溯歷史,我轉瞬即逝

耶和華揀選我,看顧我

正如待祂億萬的兒女一樣

祂的國和殿宇

接納祂兒女共享

我就像那切慕溪水的鹿

要稱頌你的名直到永永遠遠

周雨白,在北美信主的弟兄,曾爲西北大學博士後,來自中國大陸

31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米迦勒 讀經: 民數記16章 1、引言 世界上最好的職業是什麼?隨著人生歷程的變化,筆者的觀點曾有過好多次變化。小時候我的夢想是做一個出色的軍事領袖,但是因為視力不佳,在高考前,報名軍校這個夢想不得不被放棄。在大學時代我想成為一個大科學家,結果在找工作的壓力下不得不轉行到更實際的專業。感謝主我現在有很好的職業,雖然工資沒有在公司工作者那麽高,但是我作爲一名教師,在學校有終身制的穩定性,這讓我有很多

周雨白 人們常說“好人有好報”,但是若人們行善無法得到應有的回報和感恩,又有多少人願意堅持他們的善心而不崩塌呢?唯有以耶穌基督捨己之愛為源頭,我們的善心才不致缺乏。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活在這愛裡的,便得了感恩的秘訣。 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 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 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

神愛之人 讀經: 約書亞記24:15下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1、婚姻 (1)婚姻制度是神設立的 神造男人的時候,聖經說:“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2:7)。同様,聖經也記載了神造女人的過程。“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

Post: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