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拉和他後裔的故事----最好的職業
Updated: Jan 1, 2022
米迦勒
讀經: 民數記16章
1、引言
世界上最好的職業是什麼?隨著人生歷程的變化,筆者的觀點曾有過好多次變化。小時候我的夢想是做一個出色的軍事領袖,但是因為視力不佳,在高考前,報名軍校這個夢想不得不被放棄。在大學時代我想成為一個大科學家,結果在找工作的壓力下不得不轉行到更實際的專業。感謝主我現在有很好的職業,雖然工資沒有在公司工作者那麽高,但是我作爲一名教師,在學校有終身制的穩定性,這讓我有很多與家人同處的時間,又多些業余時間去研究聖經。
聖經裡最好的職業是什麼? 在民數記16章的可拉眼裡,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再明顯不過的了。可拉最羨慕的是他的堂兄弟亞倫的職業。亞倫是大祭司。本章聖經講到可拉貪圖亞倫的大祭司職位,煽動以色列人起來造反。反對大祭司亞倫和亞倫的弟弟以色列的領袖摩西。
可拉和摩西一樣都是利未人,不是祭司。祭司只能是亞倫和亞倫的男性后裔。而利未人的職分是祭司的助手,可拉的分工是在以色列人行軍時搬運聖所裡的器具,在安營後看管聖所的南方。
可拉的眼光很准,祭司的確是聖經裡待遇最好的職業。
2、祭司的職業待遇
祭司的待遇有多好?我們可以從以下傳說的側面有所了解。Wikipedia記載了一個猶太人的傳說:可拉是這樣煽動以色列人來反對摩西和亞倫的。它說有一個寡婦是兩個年幼女兒的母親,她有一塊田地。等她來耕種這地的時候,摩西過來告訴她,不要讓牛和驢一起來耕地; 等她去撒種的時候,摩西去告訴她,不要把不同種類的種子一起撒; 在收割的時候,根據律法,她要把其中的一部分拿來給祭司。這個女人於是把地賣了,買了兩隻綿羊,但是其中頭生的那一隻,她必須送給祭司亞倫。在剪羊毛的時候,她要把頭一次剪下來的羊毛也給亞倫。這個寡婦說,我沒有辦法忍受這樣的要求了,我把這個羊殺了吃掉。但是亞倫就過來了,索要那個羊的肩膀還有兩個羊臉,還有羊的胃,就是肚子。然後這寡婦就很情緒激動地哭了起來,說,如果你堅持要的話,我就把整個羊都獻給主。亞倫就回答說,如果是那樣的話,那所有的這些肉都是屬於我的。然後他就把肉拿走了。結果這個寡婦和她的兩個女兒,再也沒有可以賴以生活的東西了。這當然只是一個傳說而已,可拉不一定真的講了這些的話,但是這些話反映了祭司所享有的特權----那些規定的確是聖經所記載的,都沒有錯。祭司不只吃得好,穿的也很好(特別是大祭司)。聖經記載,他要穿好幾種不同的衣服,要戴金子的冠冕, 還要帶一個胸牌,胸牌上面有12塊大寶石,每塊寶石上面都能夠刻一個名字,12塊寶石刻有以色列12個支派的名字。他肩膀上還有兩塊更大的寶石,每塊寶石上能夠刻六個支派的名字。他們的袍子邊上,有好多好多金子做的鈴鐺,還有各種不同的線做成的石榴。他們有的衣服上每一根線都是超級復合線,即28根線分成四股復合線再擰成的超級復合線(其中有六根麻線夾上一根金線擰成的一股線,六根藍色羊毛線夾上一根金線擰成的一股線,六根紫色羊毛線夾上一根金線擰成的一股線,還有六根紅色羊毛線夾上一根金線擰成的一股線。以上四股復合線再擰成一股超級復合線)。當時金子做線可不容易了。人們先要把金子打扁打薄,然后再切成一根根細絲(Rashi on Exodus 28:6)。所以他們的大祭司穿的衣服是整個以色列民族當中最好最貴的衣服。
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聖經所描述的對祭司是多麼的重視,祭司的職位是多麼的尊貴,他們的待遇是多麼的好。祭司不光待遇好,而且是世襲的,父傳子,一代一代傳下去。那件以色列人中最好的衣服,在亞倫去世之前,摩西就把它從亞倫身上拿下來傳給了亞倫的兒子,要讓他的兒子繼承父親作大祭司。
所以這裡邊就有一個主的隱含的允許,也就是這一家人,它一代一代男性的子孫都不會結束。這是一個很好的祝福,即使在今天,也有很多人是亞倫的后代。大約20年以前。我在做研究的時候和澳大利亞的一個學者一起合作寫了一篇論文,我從來沒見過這個學者。我只知道他的姓是Kohn。我一開始以為這個人是個華裔,姓孔,孔丘的孔,後來看見他網頁上的照片,知道他顯然不是個黃種人。以後我才知道,他這個kohn中間有個H,所以不是孔。這個kohn的意思是祭司的意思,亞倫的後代,演化出很多不同的姓,如kohen,Cohen, Kahn, Kuhn, Kohn, kahneman, kac, Katz。這些都是祭司這個詞的不同變化----以職位為姓氏,有點像中國的姓氏司馬和司徒。
亞倫的後代現代還有很多。他們很有建樹。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Cohen得到了數學裡面的最高獎,菲爾茲獎;還有個Cohen是得了諾貝爾的生理學獎;還有一個Kahneman,得了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的貢獻是把心理學與經濟學結合起來;另外一個叫kac,他因數量金融學裡面的FeymanKac公式而出名----結合了微分方程和隨機過程;還有Kuhn,與最優化裡邊一個很有名的Karush Kuhn Tucker定理有關。從姓氏看,這些人都很可能是祭司亞倫的後代。看來祭司不光待遇好,連他們的後代轉行以後還是很受祝福。
3、可拉的職業追求
我們可以不難想象,可能是為了這些物質上的原因,可拉特別羨慕祭司這個職位;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屬靈的追求,可拉羨慕的是祭司可以更加親近主。一般利未人只能在院子裡,不能進入聖所點香。至於約櫃所在的至聖所,一般祭司都不能進,只有像亞倫那樣的大祭司可以進,而且一年只能在贖罪日進去一次。根據民數記16:3, 可拉至少對摩西、亞倫自稱 ,全會眾個個既是聖潔 ,主也在他們中間,你們為什麼自
高,超過主的會眾呢?而摩西在16:5,7的回答是,主自己揀選的才能為聖潔,才能親近主。摩西、亞倫絕對不是像可拉所指控的那樣自高。為了証明這個,摩西叫大家像祭司一樣用香爐點香(民數記16:17)。這是一種極其嚴格的測試。以前亞倫的兩個兒子獻的香不符合主的規定,都被火燒死了(利未記10:1:3)。摩西提出這個點香的測試也是提醒他們,祭司不是那麼好當的,地位越高,與主越近,主對他們越嚴厲。結果250個跟隨可拉的造反派都像以前亞倫的兩個兒子們一樣被火燒死了(民數記16:35)。亞倫每天獻香都沒出事,明顯看出是主揀選他做祭司的,而不是出於摩西、亞倫的私意。可拉自己和他帳篷裡的跟隨者們被裂開的地面活生生的吞沒(民數記16:31-33), 而可拉的成年獨立生活的兒子們不和可拉同流合污,他們存活下來了(民數記26:10-11)。
4、可拉後裔的職業
我們可以想像可拉的後裔,作為犯過錯誤之人的後代,很可能因為自己祖先而長期抬不起頭來。比方說,現在的瘟疫最先出現在武漢,傳到外地時,武漢人在外地人面前很可能不願意提說自己是武漢人,即使這個瘟疫不是他自己的責任。但是,聖經記載的可拉後裔有很好的結局。
根據歷代志上的記載(6:31-38﹔ 25:4-6),可拉後裔裡有赫赫有名的先知撒母耳,又有很多後來在聖殿裡唱歌的,他們寫了不少至今還廣受喜愛的詩篇(如42,46,84)。
撒母耳是他祖先可拉的對立面,撒母耳用自己的正面榜樣徹底糾正了祖先的錯誤形像。
可拉是反角,亞倫是正角;可拉后裔撒母耳是正角,亞倫後裔以利是反角。
民數記16章記載可拉反對大祭司亞倫,卻失敗沒能取代亞倫;而撒母耳記上2章記載,可拉的后裔撒母耳從小侍奉亞倫的後裔大祭司以利,後來卻成功的代替以利成為以色列的領袖。以利因他兒子們的罪,他的後代被詛咒沒人能活到老年。
可拉貪圖不屬於自己的祭司世襲職位,而撒母耳把已經在自己手裡的領導權交給了掃羅和大衛,親手膏立別人建立世襲的王朝(參撒母耳記上11:14-15﹔12﹔ 16),而他自己的後代寧可歸於平淡,在大衛王的唱詩班裡讃美主。
如果讀者只看民數記,也許會懷疑主偏待亞倫一家,對可拉的“合理民主”要求太苛刻,但如果看撒母耳記和以後的發展,你就能信服主不偏待人,即使亞倫的後裔也會因為犯罪而受懲罰,即使可拉的後裔也會因為正確的態度而受憐憫。
5、最好的職業
我們綜合以上討論,可以看到聖經的價值觀,就是最好的職業是侍奉主。不管是做紅花那樣的祭司,還是在綠葉般的唱詩班,只要聽主的話,服從主的安排,都是在從事最好的職業。在詩篇84篇10節,可拉的後裔很有感觸地說:寧可在我主殿中看門,不願住在惡人的帳棚裡。當年可拉的兒子們如果貪圖祭司的職位,加入他們爸爸可拉的那伙叛黨,就一定會一起都埋到地下去了。現在可拉後裔雖然不是祭司,但是在唱詩班侍奉主不是一樣很美好的嗎!他們當時寫這些詩篇時不知道千年之後,祭司因為聖殿被毀而不能上班了,但是他們唱詩班寫的詩篇仍然在鼓勵很多他們不認識的人。上個周日,我們團契唱的“如鹿渴慕溪水”就是來自可拉后裔的詩歌,詩篇42:1。侍奉主這個職業,是有永恆價值的,是最美好的職業。
參考文獻
Rashi on Numbers 16,
Pentateuch with Rashi's commentary by M. Rosenbaum and A.M. Silbermann
https://www.sefaria.org/Rashi_on_Numbers.16.7?lang=bi
Wikipedia, Kohen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Kohen
Wikipedia, Korah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Korah
米迦勒 芝加哥地區聖經愛好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