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感恩是敬虔的操練

周雨白



人們常說“好人有好報”,但是若人們行善無法得到應有的回報和感恩,又有多少人願意堅持他們的善心而不崩塌呢?唯有以耶穌基督捨己之愛為源頭,我們的善心才不致缺乏。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活在這愛裡的,便得了感恩的秘訣。

你們當曉得耶和華是神!我們是他造的,也是屬他的;我們是他的民,也是他草場的羊。

當稱謝進入他的門;當讚美進入他的院。當感謝他,稱頌他的名。

因為耶和華本為善。他的慈愛存到永遠;他的信實直到萬代(詩篇100:3-5)。

引言

美國有一年一度的感恩節。對於美國人民來說,這是僅次於聖誕-新年長假的重要節日。在我看來,感恩節如此受歡迎則是要歸功於美國人對於火雞的情有獨鍾,以及堪比國內“雙十一”的“黑色星期五”採購日。不過,當人們沉浸在搶購的狂熱之中時,感恩節設立的初衷卻在逐漸被人遺忘。顯而易見的是當人們生活在物質供應極度富足的環境中,面對一桌可以輕易獲得的豐盛食物,就很難察驗到當年清教徒到達北美大陸面對第一年的大豐收,所發自內心的感恩和喜樂。

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的文化圈,感恩都是為人稱道的美德。中國儒家思想自古就非常看重感恩的品行,“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教導廣為傳頌。可是這樣美好的德行在當今的社會中卻無比缺乏,太多的事例讓我們看到,那些樸素的善行得不到應有的感恩和最基本的尊重。曾經有兩個中學生看到摔倒的老婦人就去幫助她,結果老婦人反而誣衊他們推倒了她,

企圖順勢訛詐一筆巨額的醫藥費。幸好現場有視頻監控記錄了當時發生的一切,這才讓兩位初涉世道的少年脫身。

當今感恩的匱乏很大程度歸因於“升米養恩,斗米養仇” 的這種潛在的“社會經驗”。義演歌手叢飛的經歷是一個時代的悲哀。當他病重住院治療期間,無法繼續在經濟上資助別人的時候,那些曾經收過捐款的家庭紛紛沉默,甚至有人打電話質問叢飛,表達不滿:“啥時候病好可以出來繼續掙錢?”他去世之後,連葬禮都是在社會的捐助下進行的。好人似乎得不到好報。於是越來越多的人封閉了自己的內心,由於行善的高額代價,他們的行為準則開始奉行“好事不可做盡,愛心不可全發”。冷漠代替感恩在人與人之間豎立高牆,不再有感恩,不再有愛心,也不再有信任。

為什麼一個曾經教導“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古老文明會產生出“升米養恩,斗米養仇”的社會?為什麼我們的國度擁有如此崇高的感恩之道,卻無法幫助我們塑造美好的人性?固然人人都知道良善的品行,並想以此來約束自己的行為。只是人心常常是貪婪的,也是悖逆的,更是會輕易忘卻的,內心的私慾使得人在面對自己益處的時候,良善的約束力就大大地遭到破壞。 “因為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羅馬書7:18)”聖經教導我們,沒有人可以依靠行為稱義。感恩的情況似乎也是這樣:“想要感恩由得我,只是真的是否感恩卻由不得我。”

忘恩

遺忘感恩,滋生悖逆之心的例子在人類歷史中實在是比比皆是,就連神的選民以色列人曾經也是如此。他們蒙神的施恩拯救,結束了在埃及為奴的日子,過紅海逃離了法老軍隊的追殺,卻在曠野裡拜金牛犢,不斷地發怨言,居心悖逆,甚至想要自立首領回到他們為奴之地。那一代以色列人行事狂傲,絲毫不紀念神在他們中間的作為,最終全部倒斃在曠野,只有二人能夠進入神為他們預備的應許之地。然而,面對如此叛逆的子民,神還是大施憐憫,從沒有撇棄他們。白晝,雲柱引導他們行走;黑夜,火柱照亮他們的道路。神也賜下良善的靈教訓他們,降下嗎哪給他們糊口,供應潔淨的泉源為他們解渴。在曠野四十年,神養育著他們,使他們一無所缺 (尼希米記9:19-21)。同樣,當他們的子孫憑著神的應許征服迦南,在這片流奶與蜜之地安居之後,這些人再次漸漸遺忘神的恩典,不聽從祂的誡命,干犯祂的典章,乃至數百年間幾乎都沒有過逾越節。神的話語如此臨到先知何西阿:“我曾在曠野乾旱之地認識你。這些民照我所賜的食物得了飽足;既得飽足,心就高傲,忘記了我”(何西阿書13:5-6)。

三千多年以來, 我們並沒有比摩西時代悖逆的以色列人做得更好。感恩節的由來見證了神對第一代北美移民的憐憫和恩典,神使用了原住民印第安人去幫助那群敬虔的清教徒種植各種作物,在經歷了一個嚴酷的冬天之後,新移民們終於在第二個年頭喜獲豐收。可就是這群清教徒的子孫,當他們在北美廣袤的土地上站穩了腳跟,卻開始大肆驅趕、迫害印第安人,並且搶奪他們的產業。這段悲劇的歷史,和我們今天“升米養恩,斗米養仇”的心態,並沒有什麼不同。人人都知道感恩,但很多人卻沒有學會感恩。因為要學會向人感恩,首先要懂得學會向上帝感恩。

耶穌曾經醫治了十個長大麻瘋的病人,卻只有一個人回來感謝祂(路加福音17:11-19)。那個回來道謝的撒馬利亞人是蒙福的,因為他的感恩使他的肉體和靈魂得到了雙重醫治。可是

為什麼有九個人沒有向耶穌感恩呢?因為他們看到的只是肉體的醫治。一旦肉體治癒了,他們的貪心就會想要更多物質上的滿足,在他們眼裡,耶穌醫治大麻瘋的作為只是“小恩小惠”。這就是為什麼在耶路撒冷城門口高喊著“和散那”迎接耶穌的人群和之後想要把祂釘在十字架上的猶太人可能是同一群人。若只追求世上的享樂和榮耀,人心就無法得到真正的滿足,感恩的心就會漸漸喪失,就像那些釘死耶穌的猶太人,只求一個帶領他們四處征戰的君王,就不會明白彌賽亞在這世上的所作所為,並且絲毫不會紀念耶穌對他們的恩惠憐憫。同樣,倘若我們僅看重將物質財富施恩於人,卻不懂得造就他們靈裡的生命,時間一久,他們就很容易遺忘我們當初對他們的幫助,於是就有“升米養恩,斗米養仇”情況出現,我們的善心也會遭受背棄。保羅在羅馬書的開頭就指出,不向神心存感恩是極其慘淡的屬靈景況:“他們雖然知道神,卻不當作神榮耀他,也不感謝他。他們的思念變為虛妄,無知的心就昏暗了。自稱為聰明,反成了愚拙”(羅馬書1:21-22)。

知恩

一切感恩的緣由來自神,我們依靠聖靈引導,與神連接,感恩的心才不會枯乾。神是信實的,祂把無限的良善對待所創造的萬物。主耶穌讓我們看到祂的良善: 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馬太福音5:45)。然而,因為罪進入了我們的世界,就讓我們與神隔絕。很多人一生被苦難擊打,為不公正的對待而喪失信心。在這樣的環境中,世人難免看不到神的公義,因為他們的眼目見多了不義的言行; 向我們的鄰舍持守感恩的心,顯得頗為艱難。可是我們這位慈愛憐憫的神並非不能察驗我們這樣的軟弱,聖經也記載了在患難和跌倒中,有人對神的良善持守信心和感恩的例子,這給了我們充足的盼望。先知耶利米一生被人誤解羞辱,並經歷了故國的衰敗,外敵入侵的戰亂,受盡了難以想像的苦難,可是他自始至終堅信神的公義和良善,並寫信安慰被擄去巴比倫的猶太人:“耶和華說:我知道我向你們所懷的意念是賜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災禍的意念,要叫你們末後有指望”(耶利米書29:11)。約伯在神的眼裡是個義人,因為撒但的試探而遭受極大的災禍,失去了所有的財產和兒女之後,他依然向神懷著感恩的心:“我赤身出於母胎,也必赤身歸回。賞賜的是耶和華,收取的也是耶和華。耶和華的名是應當稱頌的”(約伯記1:21)。

因此,在患難中持守感恩的心更加顯得彌足珍貴,最大的秘訣乃是知足,正如使徒保羅對提摩太的教導:“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6:6)。保羅的一生都甘願為主背負十字架,隨時隨地都身處患難當中,然而他為福音事工留下的足跡遍布了整個羅馬帝國,給無數教會的信徒帶去了安慰和信心。保羅始終銘記主耶穌對他的憐憫和救恩,主耶穌不僅沒有因為保羅曾經逼迫教會的罪而撇棄他,反而呼召保羅成為祂所重用的使徒。保羅的心是知足的,因為他知道主的恩典能夠覆庇他所遭遇的一切患難,主的愛永遠不會與他隔絕。他靠主大大的喜樂,無論在什麼景況下都可以知足,知道怎樣處貧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隨事隨在,保羅都得了秘訣,靠著那加給他力量的,什麼都能做(腓立比書4:10-13)。

保羅所說的“那加給他力量的”,乃是處事行為的內在泉源。感恩常常通過人們的外在行為彰顯,而泉源是來自耶穌基督無盡的愛,叫我們的善心不致缺乏。耶穌愛我們,把自己給了我們。我們心懷感恩,把自己給別人。我們依靠神的帶領,戰勝使我們產生諸多憂愁的貪婪、冷漠、自私、驕傲、爭競。因著耶穌的愛(他為了罪人在十字架上捨了自己,向死而生,勝過了世間的一切,勝過仇敵魔鬼),我們被那超乎萬有之上的愛所連結,不再被罪的權勢轄制。美國ABC電視台在2000年播出的一檔法庭直播節目,有一位來自羅德島 (Providence, RI)

市政法院的首席法官,名叫弗蘭克-卡普里奧(Frank Caprio)。在他審理的一起違規停車罰單的過程中,被告是一名卡車司機,他出人意料地要求向法官致謝。原來在大約20年前,被告還是一名不良少年,因為超速和酒駕幾乎每個月都會光顧卡普里奧的法庭。在某一次的庭審中,卡普里奧勸誡被告說:“你將來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要在監獄中走完一生,還是想要有所作為?”被告因為這句話改變了他的人生,20年來也一直對卡普里奧法官心懷感恩。法官聽後深感安慰,對卡車司機說:“當你處在人生低谷中,擊潰人生的並非是一次犯罪,而是不願意重新振作的罪惡感。我作為法官,一直努力在做事情,有時候人們批評我太寬容了。我其實並不是寬容,而是在幫助他們,喚醒他們內心深處的某些東西……”

感恩

使徒保羅勸慰主裡的弟兄姐妹,要常常喜樂,不住地禱告,凡事謝恩,因為這一切都是來自聖靈的感動(帖撒羅尼迦前書5:16-19)。心懷感恩,便是敬虔生命的美好操練。親愛的讀者,如果你回憶起有生以來所受的一切恩惠和幫助,你內心的感激被重新喚起,請多多地獻上感恩禱告,把榮耀歸給創造天地的主:

天父,感謝祢創造天地,創造了我們;感謝祢掌管世界,在遍地施行公義;感謝祢在母腹中分別我們為聖,用能力覆庇我們;感謝祢不撇下任何一個屬於祢的兒女,讓我們從聖靈重生,獲得永恆的生命;感謝祢在我們患難的時候給我們安慰,並將得勝的意念安放在我們的心中;感謝祢捨了你的獨生子,他流出寶血遮蓋世人的罪,為一切願意悔改的人修築道路,賜給我們清潔的心,正直的靈。祢讓我們看到祢的聖潔、公義、慈愛、信實,叫一切向祢感恩的兒女,都有喜樂的盼望。因祢本為善,祢的慈愛永遠長存。阿們!


周雨白,在北美信主的弟兄,曾爲西北大學博士後,來自中國大陸


44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米迦勒 讀經: 民數記16章 1、引言 世界上最好的職業是什麼?隨著人生歷程的變化,筆者的觀點曾有過好多次變化。小時候我的夢想是做一個出色的軍事領袖,但是因為視力不佳,在高考前,報名軍校這個夢想不得不被放棄。在大學時代我想成為一個大科學家,結果在找工作的壓力下不得不轉行到更實際的專業。感謝主我現在有很好的職業,雖然工資沒有在公司工作者那麽高,但是我作爲一名教師,在學校有終身制的穩定性,這讓我有很多

神愛之人 讀經: 約書亞記24:15下 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1、婚姻 (1)婚姻制度是神設立的 神造男人的時候,聖經說:“耶和華神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名叫亞當”(創2:7)。同様,聖經也記載了神造女人的過程。“耶和華神說:‘那人獨居不好,我要為他造一個配偶幫助他。’”“ 耶和華神使他沉睡,他就睡了;於是取下他的一條肋骨,又把肉合起來。耶和

賀倍恩 一般大家都認爲耶穌復活後,在地上向人顯現十次;升天後又向人顯現兩次,所以按照聖經的記載,復活的耶穌共向人顯現十二次;但是事實上按照聖經的記載,復活的耶穌共向人顯現十三次。 第一次,向抹大拉馬利亞顯現 馬可福音 16:9-11 在七日的第一日清早,耶穌復活了,就先向抹大拉的馬利亞顯現,耶穌從她身上曾趕出七個鬼。她去告訴那向來跟隨耶穌的人,那時他們正哀慟哭泣。他們聽見耶穌活了,被馬利亞看

Post: Blog2_Post
bottom of page